为什么“星期日”不叫“星期七”或“星期零”?

为什么“星期日”不叫“星期七”或“星期零”?

一周有七天,前六天都用数字命名,唯独第七天不叫“星期七”,而叫“星期日”。这是为什么?

“星期制”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2000多年的两河流域(今伊拉克一带)。

当时的苏美尔人十分善于观察,他们通过观察月相变化发现:月亮从半圆到满月、从满月到半圆、再从半圆到消失又回到半圆,每个阶段大约持续7天。

于是,他们将一个月划分为四个“七日周期”,形成了最早的七日循环概念。

在北半球看见的月亮丨

公元前6世纪左右,古巴比伦人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七曜日”制度。

当时的天文学家观测到天空中有七个“游走的天体”——太阳、月亮,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土星。

在古巴比伦人的宇宙观中,这些天体各由一位神明掌管,因此他们将一周七天依次命名为: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

由于“七曜日”的核心是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天体,几乎所有古代文明都能吸收和应用,因此这一时间划分法便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逐渐传播至亚欧大陆的各个地区,成为现代星期制度的共同起源。

“七曜日”早在唐朝就已传入中国,但仅限于天文与占星领域,并未被应用到日常生活。

直到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面对涌入的西方教育体系,如何准确翻译“week”这一名词成了难题。

袁嘉谷丨

时任学部编译图书局局长的袁嘉谷,承担起了统一新名词的重任。

他没有直接音译,也未完全照搬“日曜日”“月曜日”等外来术语,而是选择了一个极具东方韵味的新词——“星期”。“星”指代七曜星辰,“期”寓意周期循环。

不过,袁嘉谷先生参考了“七曜”顺序,将“日曜日”(对应太阳)定为了每周之首,并命名为“星期日”。为便于推广和记忆,其余六天则依次简称为星期一至星期六。

从此,“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正式进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1988年,为了方便各个国家交流,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结合人们对数字排序的习惯,推荐将星期一作为每周的第一天,星期日为第七天。

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便采用了“星期一~星期日”的排序,但“星期日”这一名称却作为语言习惯被保留至今。

没有“星期”,不代表没有假期,中国古代早有系统的休假制度。

比如汉代有针对官员的“休沐”制度,规定官员每工作五天,就可以放假一天。

当时由于多数官员异地任职,且平日需居住在官署内,几乎没有私人时间,休假既是为了沐浴更衣、修整仪容,也是为了方便他们返乡探亲。

到了唐代,休假制度更加完善。“五日休沐”改为“旬休”,即每十天休息一日。

但这并不意味着唐代官员的假期变少了——恰恰相反!据《唐六典》记载,唐代的节假日种类繁多,仅民俗节假就达27个之多,比如冬至、清明、端午等。

唐玄宗李隆基丨

唐玄宗时期,更将“千秋节”(皇帝生日)定为全国性假日,放假三天。若节日与旬休相连,还能拼出五六天的“小长假”,堪称古代版“黄金周”。

宋代既继承了唐代的“旬休”,又增加了节庆假日,全年休假天数曾一度超过百天。

元代则推翻了宋代宽松的休假制度,大幅缩减节假日,仅保留旬休,以及春节、冬至、端午节、中元节等少数传统节日的假期。

明代延续了元代 “精简假期” 的思路,大幅缩减常规假日,仅保留元旦、冬至、元宵这三个节日,整体假期天数虽不及唐宋,但发展出长达一个月的“封印假”(从腊月二十左右至次年正月二十),成为春节长假的雏形。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的休假制度,主要针对官员。普通百姓并没有“法定假日”的概念,他们的生活节奏由农耕和民俗主导。

农忙时节辛勤劳作,农闲时分自然便成了他们的“假期”。此外,每逢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他们也会自发地休息,还会举办多种庆祝活动。

还有两天,就是国庆小长假了。小编的朋友圈早已被刷屏,有人准备自驾川西,有人订好了海岛民宿……但也有像小编一样只想在家“躺平”的人。大家计划怎么度过呢?期待在评论区看到你的精彩分享!

原标题:《为什么“星期日”不叫“星期七”或“星期零”?》

阅读原文

相关新闻

SCI论文对字数有要求吗
帕尼尼球星卡FIFA365

SCI论文对字数有要求吗

🕒 08-22 👽 8805
郦末名字这个名字的寓意怎么样 郦末名字的含义解释 郦末名字打分好不好 起名字
电动车电瓶多少伏(电动车电瓶多少伏多少安是什么意思)
阴阳师手游怎么刷独眼小和尚呢?阴阳师独眼小僧刷新位置?
汽车倒车镜应该怎么调整 汽车倒车镜怎么调整合适
365体育官网登录

汽车倒车镜应该怎么调整 汽车倒车镜怎么调整合适

🕒 08-24 👽 8132
鸭嘴宝宝
帕尼尼球星卡FIFA365

鸭嘴宝宝

🕒 08-22 👽 759